1836年,UCM搬迁至马德里,并更名为马德里中心大学(Universidad Central de Madrid),位于市中心的San Bernardo大街,其中有些建筑还在为各种政府部分使用。
19世纪,学校在国王Alfonso十三世的帮助下,得以大规模扩张。1927年5月7日,一项名为Junta Constructora de la Ciudad Universitaria的皇家法律出台,Alfonso十三世国王正式让出大约相当于La Moncloa皇宫面积的土地用于建造新的大学城。该法令内容包括学术、建筑、司法、和经济,并由国王亲自主持。这是国王的意志使得该大学城是为全体国民而建,并由知识界的精英而不是拙劣的政治家们管理,也正式因为如此,学校的资金来源不仅仅是政府拨款,而是通过一种特别集资方式,鼓励统治阶级和工厂捐赠,通过这种方式,在1930年成功地完成了校园建筑的修建。同时,魏玛共和国和许多南美国家也给与了捐赠。
在大学城修建的同时,由López Otero,Cásares Gil,Dr. Simonena等组成的学术小组远赴美国的19所大学,以及巴黎、里昂、牛津、柏林、汉堡等其它欧洲大学寻求最佳的校园建筑。但是建筑潮流的影响远比去哈佛、宾夕法尼亚大学、Sorbonne或柏林大学的学术访问更强烈,以至于最终方案没有与现代任何一所大学有相似之处。

然而遗憾的是,Alfonso十三世最终没能见证学校建筑的完工,更别说开班了。1931年,他被流放到罗马。1933年1月15日,Manuel Azana--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总统--正式宣布新马德里大学开学。
Alfonso时期的最后几年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时期的前几年被称为是西班牙学术界的“银色年代”西班牙毕业证办理,当时的马德里大学的哲学院被广泛认为可以匹敌柏林大学而成为欧洲第一,如果不是世界第一的话。也是在这一时期,该大学接待了大量的访问学者,并为犹太学者提供庇护。不幸的是,在1936年7月17日由Francisco Franco挑起的内战是又迫使众多的学者逃离西班牙。
1939年战争结束时,超过40%的大学校园被夷为平地。经过多年之后,最终得以重建。并于1970年再次使用原名。后来有人要在这些古老的校园建筑中建立新学校时,他们被迫使用Universidad de Alcalá de Henares作为校名,以便与Complutense University相区分。